这次回老家,亲朋好友相会,总是聚在一块吃吃
似乎,吃饭聚餐是最被大家接受及容易把大伙全聚一起的方式
在国内,通常是主办人负责揪人和付账
在国外,即使家乡来人,也是AA制,吃完饭后在客人面前就个自掏钱
弄得客人很不自在,凡婶也听过多回
也想改变试试按中国方式,请大伙吃饭
却被他人冠个:显摆什麽,有啥了不起,。。
以下的文章是我从中时电子报中转来的
原出处,登载本文末,大伙不妨看看
挺有意思滴~
在中国,饭局有很多的潜规则,像是座位如何排序丶点菜怎麽点丶敬酒如果不是领导不可一人敬多人丶可以帮领导添酒却不可代领导喝酒丶离席的顺序及如何用辞等,都有很多礼仪,稍有不慎,不但失礼,可能还会因此惹祸上身,影响个人前途,不可不学学饭局学问。
正对大门的为主客
首先是座位的座次。通常是「尚左尊东」丶「面朝大门为尊」。若是圆桌,正对大门的为主客,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离则左侧尊於右侧。若为八仙桌,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主人应提前到达在靠门位置等待,被邀请者则听从东道主安排入座。
第二是点菜。如果时间允许,应等大多数客人到齐之後,将菜单供客人传阅,并请客人点菜。一般来说,客人都会让你来作主。如果老板在酒席上,除非是他主动要求,千万不要让他来点菜,否则,他会觉得不够体面。赴宴者不应太过主动,而是让主人点菜。如果对方盛情要求,记得徵询一下桌上人的意见,有没有哪些是不吃的?
对外宾不要反覆劝菜
三是吃菜的餐桌礼仪。服务员送上的第一道湿毛巾是擦手的,不要用它去擦脸。上虾丶鸡丶水果时,会送上一碗柠檬水,这不是喝的,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时,可两手轮流沾湿指头,轻轻涮洗,然後用小毛巾擦乾。入席後,应待主人举杯示意开始时,客人才能开始,不能喧宾夺主。夹菜时,应等菜肴转到自已面前时,再动筷子,一次夹菜也不宜过多。对外宾不要反覆劝菜,可向对方介绍中国菜的特点,吃不吃由他。
细嚼慢咽,不仅有利於消化,也是餐桌上的礼仪。就餐时不挑食,夹菜时不要碰到邻座,不要把盘里的菜拨到桌上,不要把汤泼翻。骨头和鱼刺不要吐在桌子上,用筷子取出来放在碟子里。掉在桌子上的菜,不要再吃。不要用筷子直指向别人。不要让食具发出任何声响,如喝汤时「咕噜咕噜」。用餐结束後,可以用小毛巾擦擦嘴,但不宜擦头颈或胸脯,在主人还没示意结束时,客人不能先离席。
不要瞎给领导代酒
四是喝酒礼仪。领导相互喝完後才轮到自己敬酒,可以多人敬一人,绝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领导。多给领导或客户添酒,但不要瞎给领导代酒,除非领导或客户明确表示想找人代。端起酒杯,右手握杯,左手垫杯底,自己的杯子永远低於别人。桌面上不谈生意,喝好了,生意也就差不多了。关於敬酒的礼节:一是主人敬主宾;二是陪客敬主宾;三是主宾回敬;四是陪客互敬。记住作客绝不能喧宾夺主乱敬酒,那样很不尊重主人。
五是喝茶礼节。首先,茶具要清洁。客人进屋後,先让坐,後备茶。在冲茶丶倒茶之前最好用开水烫一下茶壶丶茶杯。这样,既讲究卫生,又显得彬彬有礼。
其次,茶水要适量。茶叶过多,茶味过浓;茶叶太少,淡而无味。无论是大杯或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满。当然,也不宜倒得太少。
端茶要得法。传统是双手奉茶。要注意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给客人。用五指捏住杯口边缘就往客人面前送,很不雅观,也不卫生。添茶可以示意服务生来,或让服务生把茶壶留在餐桌上,亲自来添则更好。添茶时先给上司和客户,最後给自己。
六是如何离席。一般酒会和茶会的时间很长,中途离席一些技巧就需要了解。常见一场宴会进行得正热烈的时候,因有人想离开,而引起众人一哄而散,使主办人急得直跳脚。当你要中途离开时,千万别和所有人一一告别,只需悄悄地和身边的两丶三个人打个招呼,然後离去便可,避免煞风景。
中途离开酒会现场,一定要向邀请你来的主人说明丶致歉,不可一溜烟便不见了。和主人打过招呼後,应该马上就走,不要拉着主人聊个没完。占用主人太多时间,造成他在其他客人面前失礼。